“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温州市副市长李无文在浙江省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技术研讨会上坚定地说。
近日,浙江省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上海、安徽、江西等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浙江省、市有关行业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旨在通过新型外墙保温装饰材料应用技术的研讨,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在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应用,快速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提升建筑品质,推动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无文介绍说,近年来,温州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不断的提高,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全面展开,公共建筑能耗监管能力逐步加强,全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逐步降低。
据了解,目前,温州市新建民用建筑已全面按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做建设,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按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做建设,实现了绿色建筑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温州市有近12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约470万平方米。
共促建筑节能科技发展,助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浙江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顾浩表示,节能减排是国家基本国策。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起到保温和隔热作用,对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的舒适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浩认为,近年来,浙江省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出台了相关条例、制定了技术标准、发布了技术公告、加强了研发技术攻关,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应用进一步规范、建筑品质实现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他结合行业现状分析表示,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建筑外墙保温层发生开裂、起鼓造成外墙脱落事件和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对此,顾浩强调,各地要格外的重视,把握新形势,充分认识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抓好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工作,推动我省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民营经济在温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进步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的贡献。201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温州市将以“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引领,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通过建设和完善科学技术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技术人才保障平台、科技金融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各类科创资源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与倾斜,重点在科技项目支持和税收、融资等方面,对R&D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指标考核排名前列的企业给予重点照顾支持。
资料显示,近年来,温州市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全市2018年带领企业研发机构组织实施53项市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达59.3亿元。
“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就是迅速响应政府政策号召,有效解决传统民用建筑外墙保温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李无文看来,对快速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提升城市建筑品质和形象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以温州海螺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投身科学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已在温州市商品房开发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会上,温州海螺集团、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元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和尚阳弘星浙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相关应用技术的介绍展示。
在切实抓好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工作中,顾浩对此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单位加强对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技术交流,积极推广绿色、环保、高效的建筑外墙保温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二是进一步落实设计单位、实施工程单位、建筑设计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应用技术实施到位。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对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应用的监督职责,加强对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加快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与质量、招投标密切关联的信用监管制度,形成全行业讲诚信的好风尚。
李无文表示,下一步,温州市将按照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老旧小区大力做改造提升的工作要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在安置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中,继续推广应用该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桶边引导”是引导社区居民正确投放、实现观念转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近日,在广州,垃圾分类志愿者各尽所能,或化身桶边“引导员”,或成为云端“守桶者”,打造线上线下双赋能、“线下示范+线上值守”并行的站桶引导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垃圾分类向更精准、更精细转变,打通垃圾分类投放“最后一米”。
近日,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安徽省将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在提升城管执法能力的同时,让城市管理变得更温情。
青海省西宁市城乡建设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照“美丽宜居、整治提升、基本整洁”三种建设类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乡村建设内涵,今年以来,推动87个和美乡村建设,截至9月14日,完成总工程量的65%,预计11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
近年来,多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反映时代变迁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历史感的老物件,比如各种票据、荣誉证书、家书、生活用品等。这些珍贵的物品作为历史见证,被妥善保存并用于展览、教育及研究。
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分地区看,江苏、吉林、青海、上海、重庆、江西6个地区开工率超过90%。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佛山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引》,提出将加装电梯各项服务下沉到基层一线,鼓励实行连片加装电梯模式。
风里雨里 我们坚守在这里——台风“贝碧嘉”过境 上海、苏州环卫系统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工作
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人居设计、绿色建材与低碳制品等本科专业,拟新增535个!